撰稿:王 培 核稿:王俊虎
(本网讯)5月22日早,公司16(3)班全体同学在王小艳老师的带领下,赴延安杜公祠开展了以“杜甫延安行”为主题的现场教学活动。王俊虎副经理在活动开展之前认真审阅了本次现场教学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次现场教学活动由王小艳老师主持。
杜公祠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七里铺东,坐东向西,面对大川,杏水从祠前缓缓流过。当年这里曾是一个石湾,传说大文学家、大诗人杜甫来延时曾在这里枕鞋夜息,后人便依势凿窟建了祠堂,以示纪念。据记载“川口有唐诗 ,杜拾遗祠,记像石室,登望杜亭,得地高爽,俯瞰河流,祠有石刊墨人骚客多赋凭吊”即此。
此次现场教学主要分为现场参观和现场教学两项流程。活动开始前,王老师向同学们强调了开展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并提醒同学们参观时应注意的事项。在参观杜公祠时,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对杜甫延安行的大致内容以及杜甫的部分诗歌创作向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解说。
参观完毕后,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围绕杜甫延安行的路线、此期诗歌创作、对当地文化建设的意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并向同学们分享了小组的观点和准备的相关资料。随后,同学们在祠前吟诵了诗人杜甫创作的《羌村三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多首著名诗篇。同学们满怀激情的吟诵,让同学们又一次领略了诗人杜甫笔下反映的当时劳苦人民的社会生活,感受到了诗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控诉,以及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王小艳老师在现场教学结束前总结说到:“此次活动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使枯燥的古代文学学习变得鲜活生动,还能让员工学为所用,学有所用,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就教学方式而言也是一种改进,它将课堂讲学与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教师引导、员工讲授、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相融合,形式多样。就实际效果而言,员工反映效果良好。既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发现有的同学平时默默无闻,今天非常活跃,很有朗诵天赋。总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现场教学值得鼓励。”
活动临近尾声,参观队伍合影留念。此次杜公祠现场教学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