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萍,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文艺学专业,2017年晋升为副教授,2024年晋升为教授。主要学术领域为当代文艺评论与延安文艺研究,先后主讲《文学理论》《美学原理》《大众文化研究》《生活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近年来在《美术》《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研究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文艺散论》。
研究论文:
1.《接受美学视域下的路遥小说的艺术魅力》,《榆林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2.《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延安文学2014年度散文述评》,《延安文学》2015年第2期。
3.《尊重历史 回应当下 面向未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综述》,《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4期。
4.《延安木刻版画中的“新中国想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2期。
5.《回望历史,追忆慢时光—王炜散文集<落花红落花白>》,《延安文学》2016年第5期。
6.《延安红色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探析——以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文学类课程为例》,《安徽文学》2016年第6期。
7.《延安木刻版画的非诗意化审美趋向》,《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8.《新时期以来延安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及其出路探索》,《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报》2016年第6期。
9.《“倔强的心灵”及其当代书写——评张炜新作<独药师>》,《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
10.《探析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学公司产品资源的方式及其路径》,《陕西教育》2017年第1期。
11.《感知文字的温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7日。
12.《以时代之笔书写中国故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8日。
13.《甜点清怀——评方英文散文集<短眠>》,《文艺报》2017年6月5日。
14.《子君的抉择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1日。
15.《民族正义的心灵化书写——评王久辛长诗<蹈海索马里>》,《文艺报》2017年10月30日。
16.《文学批评的四个维度》,《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报》2017年第4期。
17.《带上一颗诗心去远行》,《我们》2017年11月12日。
18.《我的十八岁》,《延安日报》2018年3月28日。
19.《延安的味道》,《延安日报》2018年11月27日。
20.《高扬理想风帆、鼓舞时代精神的乡土书写——忽培元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漫评》,《陕西日报》2019年4月23日。
21.《<归去来>:现实主义题材的新突破》,《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报》2019年第1期。
22.《乡土伦理秩序的式微与重构——评侯波小说<胡不归>》,《延安文学》2019年第3期。
23;《时代滋养有生命质感的剧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3日。
24.《陕甘宁边区人民生活的“镜与灯”》,《传记文学》,2020年第2期。
25.《品味生命之“轻”》,《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3日。
26.《延安时期文学语言的大众化实践及其成效》,《汉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
27.《<人生>中“大马河桥”的意象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第11期。
28.《抗战时期“国家形象”的视觉塑造——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叙事传播策略》,《荣宝斋》2021年第7期
29.《后疫情时代文艺作品中英雄塑造的几个维度》,《榆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30.《“她时代”下,如何照见“她们”的内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16日。
31.《从这里出发看世界》,《延安日报》2021年7月21日。
32.《依托红色资源培养有为青年》,《中国教育报》2021年8月29日。
33.《“他者视域”下中共领导形象塑造及当代启示——以<西行漫记>为中心》,《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报》2021年第6期。
34.《图像如何被聆听?——对古元1940年代几幅木刻作品的声音解读》,《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2期。
35.《召唤、共情与重塑——延安版画中的“新女性”形象解读》,《美术》2022年第6期。
36.《新时代呼唤诗性的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8日。
37.《传承民族文化血脉,发扬人民文艺传统——评<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延安日报》2023年5月21日。
38.《唤醒与重构:贺敬之延安诗歌中的“母亲”意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4期
39.《作为治愈性存在的“美”文——评方英文散文集<夜行>》,《东瓯》2023年第3期。
40.《连贯空间·图像纪实·政治认同——延安时期摄影展览的效果及传播功能考察》,《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学报》2024年第5期。
主持科研项目:
1.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木刻版画创作对陕西美术的影响及启示”(2014)
2.主持延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革命视域下的延安木刻版画研究”(2016)
3.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延安木刻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2016)
4.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红色文艺研究中心年度项目“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传播方式研究”(2016)
5.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国家视域中的延安木刻版画研究”(2017)
6.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复兴与重塑: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研究”(2017)
7.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红色文艺研究中心年度项目“《西行漫记》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2019)
8.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卫生运动中的美术实践研究”(2023)
9.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培育项目:“图像中的共同体: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研究”(2023)
主持教改项目:
1.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改项目“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2014)
2.指导国家级老员工创新训练项目“新时期以来延安木刻版画的发展现状研究”(2014)、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老员工创新训练项目“抗战歌曲主题研究”与“陕北民歌的主题元素研究”(2016)、“探索延安文化在建筑中的映射及其应用价值”(2021)、“新时代延安木刻版画创新推广的方法研究”(2022)
3.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资政育人项目“延安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2016)、“延川‘山花文艺现象’发展状况调查”(2018)、“陕北民间艺术在延安旅游景区的应用效果调研”(2019)
4.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文学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2016)
5.主持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提升文学类专业文艺评论能力的探索与实践”(2023)
主要获奖:
1.获2015年度“优秀班主任”
2.2016、2021、2022年度“优秀个人”
3.2016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参与人)
4.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7)、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23)
5.指导员工获2017年度陕西省“挑战杯”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6.评论文章《文学的乡愁和心灵的还乡》获第三届延安文学奖·评论奖(2017)
7.《关于提升延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获省政协“增强文化自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征文活动优秀论文
8.评论文章《感知文字的温度》入围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评论奖(2017)
9.获2019年度“教授风采大赛”二等奖
10.获北京大学“优秀访问学者”(2020)
11.《从这里出发看世界》获延安融媒体中心“建党百年看中国”征文活动优秀奖(2021)
联系方式:2829440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