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团队力量  团队建设  科学研究  教学管理  党建工作  员工工作  院友风采 
团队建设
 学科概况 
 重点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团队建设>>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校级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学科之一,可上溯至始创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的大文科,后经鲁迅艺术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的文学系而发展壮大。其时,周扬、何其芳、沙汀、茅盾、周立波、舒群、陈荒煤、艾青、萧军、孙犁等一大批文学前辈进行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为学科奠基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58年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恢复重建,“中国语言文学”成为最早专设的三个学科之一;1963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兴办本科教育;2003年,获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兴办研究生教育;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全面发展。80多年来,本学科共培养各类人才万余名;其中包括著名作家路遥,文学评论家李建军,作家陈行之、忽培元、阎安,书法家韩亨林、赵学敏,记者梁相斌。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设立的博士点培育学科,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校级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五个二级学科。截至2025年1月,本学科拥有专任教师52人:教授14人,占25.9%;副教授22人,占42%;讲师17人,占32%。获得博士学位者26人,占50%,攻读博士学位者5人,占9.6%;硕士生导师45人,占86.5%。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3人,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陕西省“百优计划”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入选学者1人,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本学科充分利用延安文艺资源优势,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科学研究特色。人才培养方面,以《红色经典导论》《路遥研究》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培育,带动育人质量提升;着力培养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熟悉中外文学现象,热衷延安文艺研究,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延安精神特质,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兼备的文学研究人才。科学研究方面,借助“红色文艺研究中心” “路遥研究中心”“汉字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平台、“路遥文学馆”教研基地和“社科名家工作室”研究团队,特别注重文艺理论与文艺现象结合、科学研究与学术写作互通,形成了路遥文学、延安文艺、汉字文化、陕北方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典诗学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特色鲜明。主持各类研究项目193项: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34项,地市级项目64项,校级项目73项;科研经费达1000万多元。发表各类论文1524篇,其中重要刊物上发表194篇;出版各类著作51部,学科标志性著作《路遥传》已出版超10万册,风靡国内外。

本学科注重开放办学,主办或承办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新趋势研讨会”“路遥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喜剧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会议,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版权所有: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 址:陕西省延安市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新校区
邮 编:716000
电 话:0911-2650304